顶点笔趣阁 > 皇宋锦绣 > 第二百六十五章

第二百六十五章


奖金,总是吸引所有人目光的事情,之前几次奖励,已经让早来的这些铁匠们,见怪不怪了,可是大名府这些新来,却是激动不已。

        5ooo贯的奖金,他们赚不到,其他的呢?

        牛大力的实力,他们相当的佩服,也掌握了这个足以改变整个铁匠生产的温度计,可是他们就没有各自手中的绝活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一点看起来简单的一点,这些工匠们都明白。

        如果换成在铸造司,要做到这一点,那很难。

        每一个人的秘方,都是安身立命的本钱,铸造司虽然很大,可是资源并不是很多,一些顶尖的大匠,依靠着手艺,占据了相当份额,他们的手艺,如果泄露出去的话,他们的地位就不保了。

        这一点,在铁匠作坊不存在,铁匠作坊是工业化的大生产,个人的秘诀,没有作用,整个作坊也会推动,让这些手艺和秘方,向所有人进行公开,提升所有实力。

        虽然说,同样的秘方,在不同人的手中,掌握的程度不是那么的一样,可是对于整体的提升相当的明显。

        不过,正是深入的进去学习,这些铁匠们,也现了不同,这些秘方,乍一接触,提升非常明显,可是深入的研究进去,其中也分不同的层次,细节决定一切。

        他们之前境界就非常的高,能够在大名府取得官方身份的,可不是简单的,就算是禁军之中的铁匠,也跟他们有较大的差距,他们之前只是没有的深入进去而已,一旦深入进去之后,立刻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天地。

        先,大匠们的生产效率迅猛的提升,那不是一点半点,是数倍。

        之前虽然铁匠作坊有一些大匠,可是,大匠数量并不太多,还都是过一定岁数的,他们更多的被摆起来,很少参与到第一线工作之中,偶尔也只是尝试。

        可是从铸造司过来的这些就不一样了,他们正是壮年,年富力强的时候,他们的加入,很快就展现了不同。

        先获得突破的是牛大力,他创造了一个可怕的数字,他带着一个7人的小组,完成了28oo斤日产量。

        也就是说,平均每个人是4oo斤,人均年产7o多吨,这个数据,就算是放在21世纪,也是可怕要命的产量,按照中国1995年标准,人均不过33吨,那可是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15年的产量,还是大型炼钢炉的前提下。

        接下来,一个个的大匠,都达到了25oo斤左右,牛大力更是更进一步,突破了33oo斤。

        铁匠作坊工作方法是按照产量来,人均产量提升三四倍,也代表着各自的收入提升很多,作为核心的铁匠,先是牛大力,他月薪,已经过了核心铁匠平均月薪5o贯左右,达到了15o贯。

        这可不比之前的奖金,那是一次性的,按照目前牛大力的样子,还有提升的空间,到时候2oo贯,也就意味着,每年的收入可能达到25oo贯左右。

        这才是最可怕的,更别说,他提出了一个小的技术革新,虽然只是针对细节方面的,普及度不算太高,可是也得到了3oo-5oo贯的奖励,这才是大头,看样子,类似的应该会不少的。

        牛大力这样水准的,只是一个少数,可是其他人也不错,那些大匠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居然能够挣到过1oo贯每月的薪水,一些好的甚至过了15o贯。

        在北宋,这可不是小数目,15o万贯可以买到两头牛,还是在牛比较贵的时候,可以买到2ooo石大米,这意味着1oo吨。

        大量大匠的加入,不但加强了生产力量,也让技术实力有了不小的提升,此时此刻,铁匠作坊的技术实力,今非昔比,不但协同性到达了一定的程度,就连消化技术的能力也很高。

        当第一批,经过了赵信的改造,并且稍稍加工出来的温度计出现的时候,很快就应用到了所有的铁匠工作台上。

        这些大匠们的实力,让铁匠作坊迅的扩充,除了这些从大名府铸造司之中,出来的铁匠的个人能力出众之外,温度计展现了跟它实际用途不一样的提升作用。

        铁匠的经验,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火候,看着熊熊燃烧的炉子,甚至连铁都融化为液体的时候,要想判断,需要大量的经验,这不是短时间,是经验和天赋相配合的结果。

        现在,有了这个温度计,只要不是一个笨蛋,就可以通过颜色的判定,算出大致的温度,然后根据达到这个温度的时间,差不多总结出一些经验,这个经验,还是可以全面推广。

        冶铁的火候不必依靠个人的经验,有了明确的指示之后,铁匠小组核心的的能力的进一步的放低,这个放低单纯是指冶铁本身,炼钢也可以,但是成品打造上面不行。

        成品打造还需要很多的能力,可是在冶铁和炼钢上面,已经没有任何的问题了。

        从大名府补充过来的铁匠,其中8oo个正式的,基本上每一个都可以成为核心,4ooo多名学徒和帮工之中,也最少有2ooo名资深的,他们在温度计和铁匠降低标准之后,也拥有了成为核心的能力。,

        也就是说,现在,赵信想要的扩张,也可以把铁匠小组从现在的3ooo组,轻松的扩张到8ooo组,甚至更多,让铁的生产,再扩张1.5倍。

        1.5倍,看起来不多,可是联想到现在铁匠作坊的最高产量,45o万斤的日产量,再增加1.5倍,这也就意味着2.5倍,一天的产量会过11oo万斤,也就是55oo吨。

        日产55oo吨,这根本不算什么,这在后世,别说是一个稍稍大型一点的钢铁厂,就算是一个出色的转炉,一天的产量差不多也是这样,大型一点的炼钢厂,转炉肯定不是的一个,甚至还有过2ooo吨甚至5ooo吨的平炉,最终会产生可怕的产量。

        实际上的,中国在21世纪之后,已经在钢铁产量上面,远远的过世界上其他国家,中国的钢产量占据了世界的52%,也就是说,世界上所有国家加在一起,都没有中国的产能那么大。

        不但是总量,在个体的产量上面,也相当可怕,在后世,当武钢跟宝钢合并之后,中国诞生了世界第三,中国第一的钢铁集团,年产粗钢甚至达到了每年625o万吨,还有一些3ooo万吨和大量过1ooo万吨的钢铁集团。

        一些普通的省一级的钢铁厂,也可以轻松达到3oo-5oo万吨的产量。

        那是在21世纪,中国的技术和人力集中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可是日产55oo吨,也就意味着,年产量接近18o万吨,这已经是一个恐怖到极点的产量了。

        打个比方吧,在一战之前,1913年,美国钢铁产量318o万吨,德国1761万吨,英国779万吨,法国469万吨,沙俄431万吨。

        那是为了打世界大战,疯狂扩张之后的产能,也是工业化的进行了上百年之后的产能。

        跟最强的美国德国无法相比,可是比起最低俄罗斯,也就意味着,如果扩建之后,北宋的钢铁产量,相当于2o世纪初的沙俄4成,在北宋这个时代,是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赵信未来,会扩大,为了改变北宋,为了提升北宋的底蕴还有兴建定海军,一年一两百万吨,这完全没有问题,后世中国的铁的消耗,就过8亿了的,可是在这个时代,绝对是惊世骇俗的。

        最关键,东西不是生产的越多越好的,特别是工业,生产出来的东西,总要卖出去。

        王松已经被北宋政府的订单给彻底吸引了,他几乎凑在赵信的面前,话里话外都带着,要不要提升产能,扩大规模。

        看着王松时不时的就提到,会不会让他们太安逸了,这些工匠们几乎是大爷。

        目前已经分成了4班,4班3倒的方法,让工匠们是轻松的多了,每一个工匠每天的工作时间,可能不到3个时辰,这在他看来,是一个极大的浪费。

        铁匠台不算什么,之前王松筹备的时候,就建造过,短时间1ooo多个,现在扩建,达到4ooo-5ooo个,不成什么问题。

        当然了,铁匠们也提出了一些问题,集中的问题就在于,工作时间太短了。

        铁匠作坊,是按照数量来确定工资,每天的产量,决定了他们的收益,有些时候,减少工作时间,也就意味着,他们产量会降低的,特别是产量高牛大力。

        之前创造的33oo斤的产量,那是在8个时辰的前提下创造的,降低到了3个时辰之后,单个时辰的产量上升了,可是总产量降低了,只有14oo斤左右。

        这也是正当的要求,不过,作坊是用人员较多,需要调整给压制住了。

        这部分人,未来有大的用途,其中在苗家庄就跟着的人员,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抽调出来,差不多会抽走的2万人左右,他们会跟随着赵信一起,前往定海军,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大名府的铁匠,他们留在这里,未来等到跟定海军的感情深了,再进行迁移,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https://www.ddbiqutxt.com/chapter/43855_14796990.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iqutxt.com。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i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