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农业大亨 > 54.第五十四章

54.第五十四章


虽然每一天都很讲究,  可其实最讲究的还是除夕和正月初一,有些话不能随便说,  事情也不能随便做。

        杨柳村除夕这天晚上并不平静,  天黑之后家里但凡是有点小钱的都买了烟花在放,  放的不多,可村里人就像是接力一样,  从天黑开始就没停过。

        而之后就是早上要放的鞭炮,  敬天地,  从半夜就一直开始响到了天亮。

        杨家的鞭炮是杨德富起来放的,刚好卡着天亮的点,  孩子们早就没了睡意,起床换了新衣服,  然后一大早就起来给家里人拜年了。

        杨衣锦不知道这儿的习俗是怎么样的,不过头天晚上柳翠姑不停的叮嘱他们一定要早点起来,  说是初一这天做的事情就代表之后一年要做的事情,初一早起,  今年这一年就都能早起,绝对不能谁睡晚了。

        杨衣锦在听到声音也早早起了,他没穿衣服,而是穿了萧清黎给他选的那一件蓝色的衣服,没穿两次,也跟新衣服差不多。

        杨衣锦刚进到堂屋,  几个小孩儿就跑过来给他拜年了。

        “三叔三叔新年好,  大财行大运,  娶个好媳妇和和美美过一生。”

        “三叔三叔新年好,万事如意万事吉祥,银子滚滚进口袋。”

        “三叔三叔……”

        也不知道是谁教他们的,杨衣锦听着倒是觉得高兴的很,挨个摸了摸脸,掏出昨天柳翠姑塞给他的几个钱袋子,挨个分了一个。

        “三叔也祝福你们,个子高高身子好,学问长进心想成。”

        拿到给的压岁钱之后几个蹦跶着跑走了,直接去找柳翠姑去了。

        杨衣锦看到他们没过多久就出来了,每个人都背着一个小布袋,那是柳翠姑专门给他们做的,然后就由铁牛带着两个小的出门去了。

        杨衣锦也不知道他们出去做什么,看到玉珠还在,就问她,“玉珠,你怎么不跟他们一起去?”

        玉珠对杨衣锦说:“三哥,他们是去送喜去了,我都已经过了十岁了,就不能再去了。”

        杨衣锦还真不知道这些,他连什么叫送喜都不知道,还是玉珠给他解释了一番。

        送喜是他们扬州府这边的风俗,村子里的小孩一到初一这天早上就会每家每户去说几句吉祥话,然后这家人就会给小孩儿们一些吃的,或是自家做的丸子,或是买来的瓜子糖果这些,有的还有果子。这对孩子们来说叫讨喜,但是被这户人家来说这叫送喜,孩子就代表着福气喜气,所以再吝啬的人家在对这些都是很大方的。

        就玉珠跟杨衣锦说话的这会儿功夫,柳翠姑已经在门口摆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放了好几个平常用来洗菜的篮子,杨衣锦好奇的去看了一眼,瓜子花生糖果,丸子酥肉,还有他从京都买回来的糕点都放上去了,可见柳翠姑真的是下了心思的。

        这样的风俗在杨衣锦看来挺不错的,他也没进屋,就直接在院子里等着那些孩子来了。

        也没让杨衣锦等多久就听到一大群孩子叽叽喳喳的声音了,嘴里还唱着歌,不过杨衣锦也就听到了过年好过年好,进出都是宝这些,其他的就听不太懂了。

        有的孩子身上有铃铛,一跳一蹦,铃铛清脆的声音伴随着孩子的歌声一起响起,一别样乐曲,令人向往和喜欢。

        大门大大的开着,铁牛到了自家后跑在了最前面,招呼后面的小孩儿们过来拿吃的,他俨然成了小主人,给每个进来的小孩儿分东西,还像模像样的。

        估计都是教过的,这些小孩儿虽然都巴巴的看着篮子里的糕点,但是却没人去抢,等着铁牛分给他们,只是到手后就马上送到嘴里去了。

        吃完后拍拍手就进了堂屋,给杨家人说各种吉祥话,孩子特有的语气,俏皮的很,但是听在耳朵里就是让人觉得舒服。

        说完吉祥话就要立即到下一家去,忙碌的很。

        杨衣锦笑着送他们离开,看着这些孩子觉得喜欢的很,他甚至忍不住想了下,如果他和萧清黎有了孩子,估计以后在京都能成个小霸王。

        这样一想,笑的更加开心了。

        初一还有很多讲究,得把火钳和扫把都的藏起来,灶台上不能洒水,早上还一定要吃元宝,一点点的都是传承下来的习俗。

        这才是真正的过年,杨衣锦心想,他许多没体会到这样的感觉,只觉得心里胀胀的,说不出是喜悦多还是缅怀多。

        而总归,初一的这个早上他过的很高兴。

        初一这天是不会干活的,也是村里人好不容易有的闲暇时间,就到处串门,唠嗑,或者去寺庙烧香这些。

        吃过早饭后柳翠姑他们都准备出去串门,结果有人比他们快,跟柳翠姑关系好的几个妇人就都到家里来了,柳翠姑也只好在家里跟她们唠嗑了。

        而其他人也是各有各的安排,反倒是杨衣锦不知道做什么,也不好待在家里就准备出去随便走走。

        杨衣锦刚出了门,杨志就带着几个人来了,“老三,你这是准备去哪儿呢,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到山上去看看去?”

        杨志跟杨衣锦的关系在村子里算不错的了,跟他一起来的几个人杨衣锦也跟他们打过交道,别的不说,至少人不是他讨厌的,他反正也没其他的事情做,就点头答应了,“好啊,不过杨志哥,你们准备去山上做什么?”

        杨志伸手指着他们对面的那座山,“是去那边,不是去后山,那山上有个小竹屋,是我们以前搭的,我们就学人家书里的才子,去山上煮点茶水喝,再弄点吃的,当是打时间了。”

        杨衣锦这才看到跟杨志一起来的这些人手里都还提着东西呢,有人拿着茶杯,提着茶壶,有人提着已经漏了铜盆做的火盆,还有人手里还拿着菜什么的。

        嗯,喝茶,再来个野炊。

        杨衣锦觉得也还不错,他想了想说:“杨志哥,既然我们要去,那我去家里拿些东西一起,你们等我会儿。”

        杨衣锦说完就转身进门了,他也没拿别的,就是拿了昨天吃剩下的香肠,然后还割了一块瘦肉下来,三两下给切成了小块,包好溜出了门。

        杨衣锦出门的时候都还忍不住在想,如果萧清黎在就好了,有这样的事情他肯定会高兴。

        不过这次错过了还有下一次,杨衣锦希望下次能带萧清黎一起。

        这些人虽说学村里的文人,可实际上他们压根不会说什么诗词歌赋,会的俗话是从家里长辈口中听来的,所以说来说去还是家里那些事情。

        不过说着说着就问起了杨衣锦,“老三,你这去年说的卖菜倒是让我们村子里的人都赚了一些钱,这今年还种吗?”

        自然是要种的,而且今年可不止是菜,杨衣锦点头:“种的,不过我今年还有一些新的想法,你们要不要听听?”

        这些人当然愿意听,冲着杨衣锦直点头。

        杨衣锦道:“现在村里种的菜够了,可是我们村子里没什么肉能卖的出去,你们有没有人家里准备多养几头猪卖或者是鸡鸭羊这些。”

        杨衣锦刚说一说完就有人问了,“这要是村里人都养了,能卖的出去吗?”

        杨衣锦说:“放心吧,我有办法,只要你们养的出来,这猪肉一头猪人家大户人家两三户就分了,快的很。”

        “那这猪崽也是要你买?”有人问。

        “不是,这猪崽只要吃你们家里种的菜就成了,这有些菜叶子烂在地里的就捡回去给猪吃,或者是再多种一些红薯,混着割来的野猪草就行。”杨衣锦解释道。

        不提供猪崽,有不少人犹豫,不过也有人说:“这事儿我回去跟家里人商量商量,我看也成,猪肉怎么也比菜来的贵不是?”

        “对,或者养点鸡鸭也,不过老三,我们真的养了以后就指着你了。”

        “自然,我既然说了我就会收的,不过也要你们按照我说的去做,不然我也不会收的。”

        “这个是当然,你现在可是我们村子的财神爷,我们肯定都听你的。”

        一路说着走着,感觉也没怎么费力就走到了山顶上。

        这些日子晚上都会下雪,只不过早上太阳一出来就化了,他们上山后现这山顶上竟然还有雪没融化,不过也确实比山下冷了一些。

        竹屋还是好好的,盖的也不错,想来是花了心思的。

        杨衣锦跟着他们走进去看,现里面有竹子做的桌子,还有椅子,甚至还有小凳,摆件还不少,看起来当真不错。杨志带着杨衣锦去旁边看了看,还有灶台什么的。

        杨衣锦笑着问,“杨志哥,看来你们没少花心思啊。”

        杨志也笑了起来,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以前过年没事情做,我们就上山折腾折腾,偶尔农活不忙的时候也来偷个懒,倒没想到还真的让我们折腾起来了。

        杨衣锦说:“这地方夏天来应该不错,凉快。”

        杨志回道:“凉快倒是凉快了,不过就是蚊子多,走,我再带你到旁边去看看。”

        这竹屋靠近悬崖边,也是在最高处,从上面往下看可以将他们整个村子看的清清楚楚的,再到另外一边的时候看到的又是另外一个村子,位置还是非常好的。

        等看的差不多了再走回去,看到其他人已经找了一些柴将火烧起来,好在带了火盆来,不然这半干的柴肯定很难烧。

        还有人用茶壶去装了雪回来,准备来个雪水煮茶。

        杨衣锦现暂时没他什么事就自己主动去找柴去了,还是需要一些干柴才行的。

        等都准备妥当之后,就直接找了一些树枝,将所有的菜和肉穿着在火上烤,也不说到底好吃不好吃,就是一个乐趣。

        茶叶也是之前在山上摘的,不值钱,一人分一杯,也没喝什么味道来,偶尔说一些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趣事,聊的也挺好。

        而这其中最让他们惊艳的就是杨衣锦带来的香肠了,吃了就没有不叫好的。

        得了认同,杨衣锦也笑了,这个年过的其实挺不错的。

        初一过去,初二这天就要去走亲戚了,杨七公那边他们是不打算去的,杨德富的意思是他去送点肉和菜就行了,不过杨衣锦没让杨德富去,他自己去的,他知道杨德富去肯会被找麻烦,而他去,这一家子人肯定会老实。

        杨家人都觉得是这么回事,就同意了。

        杨衣锦过去后敲了门,开门的人是他大伯娘,看到是杨衣锦,立刻就板着一张脸非常不高兴,“你来做什么?”

        他们对杨衣锦可是恨的很,别的不说,就之前让杨德财胳膊脱臼这件事情就足够让他们记恨上了。还有后来的种菜的事情给了村里那么多人种子没给他们家,杨衣锦大伯娘没少当着村里人说杨衣锦的坏话,只不过这些人都指着杨衣锦呢,可不会得罪了他。

        所以现在杨衣锦大伯娘怎么可能杨衣锦好脸色,当然了,杨衣锦也并不需要。

        杨衣锦直接将东西递给她,“给爷爷的年礼!”然后人就走了,反正多的话是一句都没有。

        送了杨七公这边,倒也不用走其他亲戚了,因为今天杨衣锦的哥儿弟弟杨还乡要回来,而柳翠姑的娘家也就杨柳村,离的近,不用着急今天去。

        杨还乡嫁的有些远,对方家里条件也还不错,不过也是因为这样,杨还乡就不太爱回家了,因为自家这边条件不好,就是过年回来都吃不到什么好的。

        他年纪也不大,出嫁的时候才十六岁,到今年三月才十八,反正杨家人也没想到杨还乡这才嫁过去一年就已经开始嫌弃自己家了,或者说并不只是嫌弃。

        家里从来没问杨还乡要过什么,也就只有之前杨衣锦受伤,杨德富让人带了信过去给杨还乡让他回来看看,不过杨还乡并没有回来就是了,那以后杨德富他们心里大概也都明白了,所以家里杨衣锦有什么事情都不通知杨还乡了。

        只是这过年到底是大日子,杨还乡再怎么样都是要回来的。

        到底是自己的孩子,柳翠姑还是心疼的,吃了早饭后就回老房子那边等着了,他们过年是在新房子这边过,柳翠姑和杨德富他们这几日也住在新房子这边,但是杨还乡估计也不知道他们修了新房子,柳翠姑怕他回来找不到地方,就过去等着了。

        杨衣锦观察了下其他人态度,似乎对杨还乡都不太喜欢的样子,不过到底是一家人,也不是很明显。

        杨衣锦心想,反正他都不记得杨还乡了,就当没这个人,自己带着家里的几个小孩儿出去跟村里其他小孩儿玩捉迷藏去了。

        到了中午快吃饭的时候才回来,几个小孩儿身上的衣服都弄脏了。

        回来后李双珠看到几个孩子身上的衣服也是哭笑不得,对杨衣锦说:“说你呢,就不该让他们跟着你去玩,这大冬天的你给洗衣服是不是?”

        杨衣锦尴尬的摸摸鼻子,当做没听到这话,自己溜了。

        没想到刚出门就看到柳翠姑和杨德富领着两个人进来了,那应该就是杨还乡和他的哥婿了,杨还乡还抱着一个小孩儿,看起来还很小。

        杨衣锦远远的站着观察了一下,现这两人穿的很厚实,这身上的衣服跟他们之前特意在县城去买的衣服差不多,而杨还乡的头上还有一支金钗,看起来可能日子还真的不错。

        这有差不多一年没见了,柳翠姑看到杨还乡很是高兴,杨衣锦见她一直在说话,不过杨还乡却不怎么搭理她。

        片刻间,人就走近了,杨还乡看到杨衣锦,眼里还有几分厌恶,不是很情愿的叫了一声,“三哥。”

        杨衣锦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了后面的汉子,这汉子跟杨衣锦高差不多,就长相来说在乡下人中算不错的了,就是脸色不太好,似乎是在忍受着什么一样,看到杨衣锦也没打招呼的意思。

        杨衣锦勾着嘴角冷笑了声,也没搭理人的意思。

        柳翠姑指着杨衣锦身后的房子说:“走,就是这儿了,才修好的房子,可多亏了你三哥,你们这次回来也有地方住了。”

        杨还乡这才抬头看了一眼房子,似乎有些不敢置信,“娘,这真的是我们家新修的房子?”

        柳翠姑拍了他一下,“怎么说话的呢,这不是我们家修的还能是别人家修的不成?”

        杨还乡不再继续问,自己先进了门,进门之后眼里更加惊讶了,这房子比他相公家的房子还好许多,又大又好看,就连这院子都是铺了石板的。

        杨衣锦在很仔细的观察他们,现杨还乡的哥婿在外面似乎还不屑一顾,可到进来后也变了脸色,不是高兴,而是很难看。

        柳翠姑一心可没想这么多,让杨还乡赶紧进屋里看看,这外面能看出个啥来。

        杨还乡就这么保持这震惊进了堂屋,杨光宗他们正在屋里嗑瓜子呢,几个小孩儿估计也是饿了,正在一手一个的抓糕点吃。

        一看到人进门,李双珠立刻就站了起来,“哟,来了啊,来来来,赶紧坐。”

        李双珠脸上虽然挂着笑,不过语气却不怎么好,而杨光宗和杨耀祖更是动都没动一下的意思。

        这堂屋的摆设杨衣锦也是花了心思的,虽不能跟人家大户人家比,可这桌子椅子这些基本的那都是染了红漆弄了一套整的。旁边还有一个架子,专门拿来放东西的,还弄了几个花盆种了花摆着。

        桌上有瓜子花生糖果,另外一边就是果子,整整齐齐的放在果篮里。

        杨还乡整个人似乎都呆住了,“娘,你们哪儿来的钱修这么好的房子啊?这真的是咱们家吗?”

        柳翠姑之前已经说过一次了,现在也不想再说了。

        杨耀祖这个时候站了起来,“怎么?咱们家是不是就不该住这么好的房子?”杨耀祖这话口气可不好。

        杨还乡自然是听出来了,立刻解释:“二哥,我没这么说,就是一时没反应过来。”

        “还知道我是你二哥,怎么就没见你进门的时候叫人呢?还当你嫁出去之后就成了哑巴呢?”杨耀祖这话可是很不好听了。

        “行了,大过年的说这些做什么,四哥儿也就过年能回来一回,那你是弟弟,你让着他点。”柳翠姑开口说道,不想让他们继续这么说下去。

        杨耀祖倒是还想继续说几句,不过李双珠对他摇了摇头,杨耀祖还是什么都没说,只是杨还乡的哥婿还是没叫人。

        柳翠姑说先把孩子放在床睡,就领着他们去给他们收拾好的房间,看了房间后杨还乡就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人都是呆呆的。

        “你们也走了一早上过来,就先歇会儿,我去做饭去,饭好了叫你们。”说完就关上门走了。

        柳翠姑先来了堂屋,一家人都在,柳翠姑道:“过去的事情就不说了,咱们家日子也过好了,还乡毕竟是嫁出去的人,在夫家那边日子也不好过,一年也就回来这么一次,你们谁都别说什么了。”

        柳翠姑刚说完杨耀祖就开口了,“娘,我们是不想说什么,可我就是忘不了他去年回来说的那些话,还有他那个哥婿,你看他来叫谁了吗?连你跟爹都不叫,我看他干脆别来算了,反正我们也不想他来。”

        对杨还乡不满的可不是只有他,杨光宗和李双珠也是这个意思,只不过都没说出来而已。

        就去年那事,柳翠姑自己还偷偷哭了好几回呢,能不记得吗?不过到底是当娘的,哪里能记孩子的仇这么久,过了也就算了。

        “行了,都别说了,你们都是做哥哥嫂子的,又是大过年的,你们要是连我的话都不听了,看我不收拾人。”柳翠姑虽然知道他们的想法,可到底还是想着是一家人,不能伤了和气。

        她都这么说了,其他人自然不会说什么,柳翠姑就去做饭去了,李双珠把孩子给了杨耀祖也去给柳翠姑帮忙了。

        而杨衣锦则是坐下来了解了去年过年到底生了什么事情。

        去年,准备的话应该是前年,那是他们家最难过的一年,这里头有杨七公的手笔,也有杨衣锦的手笔,总之就是一年到头,除了除夕那顿,几乎就没怎么见过荤腥。

        杨还乡也是前年年初嫁人的,人是他自己看上的,家里本来不同意,但是杨还乡说他在近处压根找不到什么好人家,就因为有杨衣锦这么一个哥哥,所以家里也只好同意了。

        对方家里条件不错,杨家也不想杨还乡嫁过去太吃亏被夫家看不起,所以也给凑了一些银子买了不少东西。这银子一笔一笔的出去,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杨还乡嫁过去不到半年就怀上了,夫家的人挺喜欢他,也很看重他肚子里的孩子,只不过就是这样还是让杨还乡要了好几次鸡蛋走,柳翠姑心疼自己的哥儿,自然是给的。

        到过年的时候杨还乡跟他哥婿回来拜年,还挺着肚子,不过杨家日子不好过,住的地方就不说了,挤着住的,吃更是一点荤腥都没有,让杨还乡了一顿脾气,就说是看不起他和他哥婿,连口吃的都不给。他那个哥婿本来就仗着家里比别人家条件好,就觉得高人一等了,压根就看不上杨家的人,从头到尾板着脸就没高兴过。

        杨还乡说了好些戳心窝子的话,然后就气呼呼的走了,还说了什么以后除了过年就都不再回来的话。

        去年一年,也就当真没回来过,不管是杨德富过生的时候还是柳翠姑过生的时候。就是杨衣锦伤了脑袋,让人带了口信都愣是没回来。只不过杨衣锦不记得以前的事情,让人带信给杨还乡这事也没跟杨衣锦说,所以他什么都不知道。

        杨衣锦听完觉得也能理解,毕竟杨还乡又不大,家里人给他挣不到面子,让他在夫家没脸被看不起,不高兴也是正常的。而他这个原身也有错。

        听他们说完,杨衣锦多问了一句,“事情就这样吗?”


  (https://www.ddbqgtxt.cc/chapter/48471_15132082.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t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t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