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娘娘,快更新啊(清穿) > 177.婚配

177.婚配


对于发生在弘晖身上的事,  胤禛很是痛惜!

        没错,  这孩子资质仅是中上,  在弘历的衬托下,  黯然失色。

        可是,  对于四爷来说,他的勤勉、孝顺,时常会让四爷想起年少时的自己。

        因此,胤禛对罪魁祸首年福晋,心中积怨,  若不是顾及夺嫡大业,  定要狠狠惩罚。

        不过,  生母的家族乌雅家主要势力都在内廷之中,  十四弟又多有笼络。

        养母那边的佟佳一族,一直与八弟纠缠不清,  只有茹月的父亲佟国瑶那一支比较支持。

        随着三年前佟国瑶的去世,  他们这一支青黄不接,  已经沉寂至今了。

        因而,年家那边,  胤禛必须优待,不过这并不代表四爷就要仰人鼻息。

        在他眼里,主子就是主子,  若是随便被人骑在头上,  就算侥幸登上大宝,  也不过是君弱臣强罢了。

        年雪湖是联结雍王府和年家的一根纽带,  既然已经起到了连接作用,也就是这样了。

        对于重利的年家人来说,一个女儿的喜怒哀乐并不是那么重要,只要她能把嫡福晋的位置坐稳,年家能顺利捞到从龙之功才是最重要的。

        四爷不想纵容年福晋这样肆无忌惮下去了,他让人把小六的东西收拾到前院来,不让年雪湖娇养着孩子。

        为了避免再发生像这样的祸事,胤禛决定早点把儿子们的婚事定下来,免得再生事端。

        说起来,生了这么几个儿子,四爷到现在还抱上孙子呢,这进度也太慢了。

        弘昐早死,弘晖出家,于是立马就轮到弘晟这小子了。

        说起来,几个孩子里面他最不担心的反倒是弘晟。

        心憨嘴甜,不管是和弘晖,还是同弘历、弘昼相处得都很融洽,一点都不爱端着哥哥的架子,也不喜欢惦记不属于自个儿的东西。

        到哪儿都能和人打成一团,性子最是和气,但这与八弟的春风八面又不太一样。

        他似乎是相当真诚地尊重每一个人,却决非懦弱,相处久了就会自然被弘晟的人格魅力所感染。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1,胤禛对八弟了解得也比较透彻,这人是观察能力细致入微,别人抛过什么话茬,胤禩都能不着痕迹地让对方感到心中熨帖。

        不说天然和人为有什么高低,作为一个父亲,胤禛明白像弘晟这样发自本心,不会耗损什么心力。

        而胤禩的心细如发,是不得已而为之,始终压抑着真实的自己,千人千面,面具戴久了,恐怕自己都摘不下来了。

        所以,弘晟的这种性格刚刚好,既能与别人和谐相处,又不至于令自己太心累。

        对于皇室子弟来说,性格非常重要,他们不用科举考试,却必然需要经常与人交际。

        弘晖的性格,既随了四爷的执拗,又有似乎承继自乌拉那拉氏的偏执,这种性格,说实在的,“刚极易折”2,能有个善终已经是好运了。

        胤禛觉得弘晟的好脾性还是得归功于清璇,虽然很多时候,四爷忍不住会对她那种“妇人之仁”(有如红芍一事),感到不满。

        但她一直是个有原则有底线的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对于府中其他孩子也很是和蔼,不爱搞小手段。

        所以,胤禛不愿意把沾染权谋的夺嫡大业与她商量,这不是清璇擅长的,他也不太想令她见到自己的另一面。

        【沁玉院】

        胤禛与清璇提到此事,她有些惊讶,但亦在意料之中,若不是自己一直不愿意弘晟成婚太早,这孩子也早该有成家了。

        她原本喝着枣子茶,四爷从前院过来,额前还带着细汗,着人沏了茶还没送上来。

        于是用甜白瓷的杯子先倒了些枣子茶给胤禛润润喉,还说道:“喝吧这茶也不甜,补补气血也好。弘晟的婚事是不是还得看皇上的意思啊?”

        男人喝了口热乎乎的茶水,说道:“正妻自然还得皇阿玛赐婚。旁人家的儿子原都有了通房,若不是你拦着,我怎么会急着给弘晟找个夫人?”

        皇室子弟不一定成婚早,因为皇上有时候找不到合适的姑娘,不会急着赐婚,反正一般这些皇子阿哥到了年纪都会收一些通房丫鬟使其通人事。

        齐布琛十六岁出嫁,至今已有一年,弘晟作为同胞哥哥,也有十七岁了。

        清璇知道在这件事情上,胤禛算是很给自己面子了,自从齐布琛出嫁之后,连一向不爱管他们的德妃娘娘,也曾经说过要不要给弘晟找个知心人。

        当时她是这么说的,“娘娘,妾身自然是想为着弘晟好的。可是他乳臭未干,学业未成,怕这小子太早分心不好。”

        德妃娘娘也没再多提,如今她的孙辈也多,弘晟算不得出彩,既然人家的亲额娘这样想,她也不必做恶人。

        说到底,清璇是把自己放在了普通女人的角度,若是在弘晟尚未正式成婚之前,房里就留了几个通房、侍妾,那么他以后的夫人,恐怕不会太舒心。

        有些女人希望自己的老公一心一意地对自己,可是作为母亲,又觉得自家儿子魅力大,只要有能力,多娶几个老婆也无妨,开枝散叶、绵延子嗣方是好事。

        这样的“双标”,清璇不屑为之,当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她也不会罔顾儿子的意愿。

        弘晟是这么说的:“妻子是与儿子并肩而行的人,我自然不愿意让她受委屈。额娘,您放心吧,儿子可不是花心的人,不会像您话本里的坏男人一样的。”

        清璇听到这话,欣慰地笑了,拍拍儿子的肩膀,笑道:“这才是额娘的好儿子。”

        父母终究走在儿女前面,兄弟姐妹会各自成家,只有伴侣是风雨同舟的,当然只有真诚地对待伴侣,才能白头偕老。

        如今,清璇也大概知道四爷的心事,说实在的,她也怕年福晋再从中捣乱,于是同意了,“希望皇上能够给弘晟选个性子和气的好姑娘,容貌和出身都是次要的。”

        胤禛点点头,“说实在的,爷也不能完全保证皇上到底会指个什么样的姑娘,总归不会太坏的。”

        只要不是抱着把女儿教坏好报复夫家的奇葩想法的人家,怎么也不会把官宦女子培养成极品的。

        何况这事儿皇阿玛少不得要问问母妃的意见,自己事先与额娘说好了,大差不差的,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沁玉院】

        只过了一旬,弘晟的指婚对象就已经浮出水面了,是曾任礼部尚书的董鄂·席尔达之女,年方二八,岁数也很合适。

        不过四爷并不是很满意,因为席尔达前几年就去世了,生前只留下这么一个嫡女,可以说他们家没什么人帮衬了,是个孤女。

        然而席尔达生前立过大功,康熙在他弥留之际,许诺给他唯一的血脉找个好归宿,于是这婚事就落到了弘晟头上。

        清璇倒没什么意见,这样的人设让她想起了《红楼梦》里的黛玉,身世真真是惹人怜。

        等这个媳妇儿嫁过来,自己一定会做个好婆婆的,幸好这孩子的母亲尚在。

        弘晟本也无意争夺世子之位,只要这个媳妇儿性格好就行了,也不必过于柔顺,爽朗率直也是好的。

        后来,四爷的心气儿也平顺了,因为德母妃说,这席尔达在兵部、吏部、礼部都担任过尚书3,其人脉虽然不比生前,但大部分还是掌握在元配夫人手中。

        清璇被德妃娘娘还叫到永和宫,见过小姑娘一面。

        明眸皓齿,皮肤不算很白,但五官大方,很是耐看,周身都是大家闺秀的气度,一点儿也不露怯。

        最让清璇喜欢的是身材也很好,目测有一米六五的样子,放在现代不稀奇,在这个时代算是高挑了。

        德妃娘娘坐在上首道:“这是侧福晋,性子最是和气,你原是不必愁的。”

        董鄂氏大大方方地行礼问安,从姿势语言上看,是个知礼的,清璇看了她那双明澈的黑眼睛,不由笑了。

        “妾身一瞧见你啊,就觉得投缘,这个玉镯你拿去戴着玩吧!”笑眯眯地从墨蕴那里拿过早就准备好的羊脂玉镯,套在了小姑娘的手腕上。

        纤细的手腕戴着玉镯,有些空荡,清璇心里觉得自己这个礼物选得不是很好。

        这白玉镯子须得那种莹白丰润的腕子戴起来才合宜,这姑娘肤色偏向蜜色,或许金首饰才相配呢!

        不过,董鄂氏倒是很高兴,毕竟未来婆母看着是个好相处的,自己未来的日子就不难过了。

        她伏下/身,柔声道:“昙霄谢过福晋。”

        清璇这才知道未来儿媳的名字原来叫作“昙霄”,又是昙花,又是凌霄花,听着还真是文气。

        就聊了这么两句,德妃娘娘得赶在宫禁前把小姑娘送回去,尚未下旨,留在宫中,人多口杂,不太好。

        回到王府,弘晟自然很好奇自己未来的媳妇儿是个什么样子,清璇细细形容了一下,一边说一边觉得人家姑娘真不错,便宜了自家臭小子。

        她知道清朝的审美还是以白为美,因此叮嘱道:“昙宵肤色或许不是那么白,但是人家姑娘落落大方的,你可不要有什么想法。”

        这一句让弘晟脑洞大开,让他以为董鄂氏很黑很黑,这不太符合颜控的标准。

        他只能安慰自己,算了算了,木已成舟,“丑妻家中宝”4,既然额娘这么喜欢,看来性情不错。

        这导致弘晟以后掀开红盖头,发现自家媳妇儿是个蜜色皮肤的小美人时,很是惊喜……


  (https://www.ddbqgtxt.cc/chapter/49897_21379210.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t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t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