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这让我又想起了前不久才生在我们家乡的一些事情,也是和城市的“市容”一般性质的。只不过我们家乡是农村,所以就不叫“市容”,而是改叫“农村风貌”了!

        为了我们这个“农村风貌”,我们那里的地方政府可谓是煞费苦心、大动干戈,几乎都快“全民总动员”了!……几个月下来,哇!成绩卓越!简直都可以惊呼:丰功伟业矣!地方官员们都恨不得自己去立一块高耸入云的历史纪念丰碑,上面刻上自己和所在单位的大名以及他们的“丰功伟绩”,以“流芳百世”、“名垂青史”!——可怎奈我们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念的书少,普遍没什么文化,思想很落后,觉悟也没那么高,最后连面大红锦旗都没人送,甚至都没人伸伸大拇指或交口称赞一下,于是急得这些“为人民服务”出了不少力的官员们直跺脚、恨得牙痒痒。……于是乎他们便得出一个结论,说:“你看!你们这地方之所以这么贫穷落后,就是因为你们农民群众的思想太落后、觉悟太低!”——真理呀!真是伟大的真理呀!他们不去做思想家、哲学家而趴在这鸟不拉屎的小地方当个芝麻大点儿的官也真是太大材小用、太浪费人才了!只可惜的是,遇到“真理”这两个字,就还是要应了与“真理”相关的那句话,那就是——“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而且还是像他们掌握自己的官职那样是牢牢地掌握在他们手中,不会随便与人分享更不会拱手相让,所以他们只得无奈地摇头叹气,向天长呼一声:“农村人哪——”,然后驾车打道回府,扬长而去……

        来说一说他们那个改变我们“农村风貌”的“伟大历史工程”是怎么做到的吧——

        从我们家乡经过的唯一一条公路,连接起了各个乡镇,也是我们通往外界唯一的道路。……于是,本来是改变我们所有农村的农村风貌的利民惠民工程,就演变成了只改变沿着那条公路两边视线范围内的房屋和村落面貌的荒唐事迹,让人哭笑不得,最后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几家欢喜几家愁”啊!

        那些“有幸”能在公路上被看到的村子或房屋(当然还要离得近,离公路远了就算能看到也没戏!),纷纷被改建,全都焕然一新,所有房屋包括像牛棚、猪圈、鸡舍、狗窝什么的全部都重新装修、粉刷了一遍,——当然只是外墙,内墙管不着;另外,还在每一家门前都修了一条不宽也不窄的水泥路到家门口,估计骑着辆小三轮车勉强能够通过;最后再在通往该村寨的主干道上的醒目位置处建一座高大威严的牌坊,上刻四个大字——“某某新村”,左右两边的柱子上还刻有一幅什么共奔小康什么万古千秋之类的对联,让人肃然起敬、浮想联翩……

        这还不算完,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就连那条公路两旁的那一块块的梯田,也不知是从改造成田来修了几千年的福气,竟都要被好好的装饰一番;那一道道祖祖辈辈不知从上面走过了多少次都从未变过样的田埂,硬是被摇身一变打造成了水泥混凝土的。——也真是有钱啊!这地方也真是富裕得钱都没地儿用啦!钱都多得没地方花了!

        还别说,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上级领导来视察工作时绝对百分百的级满意,我们的地方官员也就可以借此机会炫耀自己的“功劳”和“政绩”说:“您看!我们这里的新农村建设展得多好!不但村村都通公路,而且家家户户都通公路;不但村村都奔小康,而且家家户户都奔小康!”——是好,反正领导们都在车里趴着,他们在一旁脸不红心不跳地吹着。领导们又没有孙悟空的那双火眼金睛,更没有孙悟空的那般侠肝义胆,所以他们能看出什么呀!

        偶尔领导们实在是憋不住了,要下车活动活动关节、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或者就是去上个厕所,顺便要上哪儿去转转,也是一大帮人簇拥着像保护国宝大熊猫似的,里三层外三层的把他们围得水泄不通,然后往早就已经布置、安排好的地方去溜达上一圈,找两个“代表人物”让领导们嘘寒问暖几句,再对着广大的人民群众背诵几段已经烂熟于心的陈词滥调,以展现他们的宏伟目标、壮志凌云,就当是体恤民情、“普渡众生”了,然后地方官员们带头鼓掌,一个劲叫好。——至于村民的家中和山的另一边嘛,那是万万去不得的,那可是大忌!

        原因嘛,很简单,那些新村和改建过的房屋都只能远观,不能走近了细看更不能到村民的家中去,因为大多数村民的家中可没像房屋外面那样搞得那么光鲜亮丽、白花花的一片。

        为了配合改变这个所谓的“农村风貌”,建设所谓的“新村”,有些人家已经花光了原本就不多的那一点儿积蓄,甚至有的都已经是负债累累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这些“禁地”能带领导们去闯么?别说是领导了,就连我们的地方官员们都不会去!

        至于山的另一边嘛——第一,太远,要绕过去;第二,路没修好,要走路过去,估计他们这些大腹便便、一个个肥得像猪一样的“文将”没那么大的能耐,翻个小山头就已经累得半死了;第三,山的另一边所有的村寨可没搞什么“农村风貌”也没建什么“新村”啊!这点最重要了!那看起来简直就是惨不忍睹嘛!

        所以,为了领导们的身心健康不至于被残害,也为了地方官员们自己的良心能过得去——因为“眼不见为净”嘛,这些地方自然就不必去了……

        我们村在山的另一边的另一边的另一边,和那条公路隔了好几座山加好几道湾再加一条河,估计这辈子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也估计这辈子连个芝麻大点儿的官儿啊、领导啊什么的都不会云游至此了!——唉!只是可惜了我家对面那座我们从小就在上面摸爬滚打、砍柴放牛的大山,白长得像那峨眉山了!……

        于是,地方官员们陪同领导们视察完毕,便再次打道回府,一干人等浩浩荡荡的车队奔向那修得富丽堂皇、堪比宫殿别墅的“官府”,开工作总结大会和庆祝晚会去了……

        那些三生有幸得以见到传说中的所谓“领导”的人们,可以兴奋得好几天睡不着觉;那些四生有幸得以和“领导们”握一下手的人们,更是兴奋得可以坚持好几天不洗手,——可怎奈都是干农活的农村人,总得沾上泥土或牛粪什么的,不洗不行;那些五生有幸得以“领导”问候、关心还有祝福几句的人,这辈子那精神上的寄托和满足是有了,够自己和全家人受用一生,还能含笑九泉了;而那些更多的被挡在外面连“领导”那油光锃亮的秃顶脑门都没看到的人,什么也没捞着,只得干瞪眼,心里愤愤不平地犯起嘀咕说:“这就视察完了?”……

        说起来,还好我们村离得远,所以可以不用指望和担心有什么领导和什么小芝麻官之类的人喝多了跑这儿来,我们自然也就不会因此有什么开心与失望的心情。唯一能调调我们胃口的,就是通往我们村的那条“一年一小修、两年一‘大’修”的乡村公路了。——不对!应该叫“乡村马路”才对!因为说它是“公路”好像还算不上资格。

        我们村的那条马路几乎是年年修了,可修来修去也还是那个样儿,而且是越修越烂反而不如从前了!……每一次说要修路的时候,都说是上面又拨了好多好多的资金用来彻底修整。我们村里的人一听就乐了,都心想,这么多的资金,就算不修条大柏油马路,也要修一条像模像样的水泥路了!于是大家就盼啊、盼啊,从年头盼到了年尾,终于动工了!——可想不到“兵贵神”,不到过年短短几天的工夫就收工了!众人这才定睛一看,结果全都呆了:这就是那么多的资金修出来的“水泥路”——还修了两条——只不过是马路两边一边一条三十公分宽、十公分高的“水泥路”——是真正的水泥路呢!供人走的,嘿嘿,走路不沾泥巴已经算是很不错的啦!……可马路依旧还是那条马路,像月球表面一样坑坑洼洼的,又像一条天然的、绝佳的越野车赛道,开车练技术倒是不错的!过了一段时间后若是实在又不行了,估计连大马力的越野车都开不过去了,相关部门才又开会商议,出资金修整……于是大家又开始盼啊、盼啊,又从年头盼到年尾,终于开工了!——可想不到这次更简捷更快——“施工队”直接拉来几车小石子,将马路上大一点的坑随便一填,然后大旗一招:收工!……众人再次呆住。

        于是,这条马路就这样年复一年的修了烂、烂了修,或者是说修却又不修,说不修却又来敷衍了事的修一下,乐此不疲,调足了我们村的胃口。

        我在想,如果哪天通往我们村的那条马路真的修好了,真的修成柏油马路或是水泥路了,那我们村的人会一下子没了指望没有了盼头而活不下去的。——如此说来,我们还得感谢和感激那些调我们胃口让我们有盼头所以“赖活着”的人喽!想到这儿我终于忍不住冷笑起来……

        (本章完)


  (https://www.ddbqgtxt.cc/chapter/51950_16417163.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t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t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