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人言可畏!

        王羽终于受不了再待在家里感受到那些人异样的眼光和闲言碎语,所以愤然的决定要出去闯荡外面的世界了。他有一个表哥在浙江温州,听说混得不错,他便决定去往那里。他说,混不好就不回来了!

        王羽决定要走之后,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我们俩都显得特别的安静,也异常的淡定和从容。其实,在我们那份淡定和从容的背后,隐藏的却是我们无尽的留恋和不舍。他的腿伤已经康复得差不多了,我们便趁着最后几天相处的日子,四处去漫步游走,去寻访那些曾经无数次留下我们足迹和欢乐的老地方,去重温那些儿时的记忆——我们就像是不知不觉地又回到了小时候……

        留给我们记忆最深的是村子里的那条小河。那时候除了是灌溉田地、喂养牲畜的水源之外,它更是我们的嬉戏乐园。那条小河是我们上学的必经之地,于是乎就总免不了有我们贪玩嬉戏的时候,像什么打水漂啊、拾贝壳啊、捡鹅卵石啊、抓螃蟹啊、捉鱼啊等等,常常是比打水漂谁打得多谁打得远而上学迟到;抓螃蟹被夹住了手指疼得嗷嗷叫;捉鱼呢,鱼一条也没捉到反倒是弄了一身的水,然后浑身湿淋淋的跑回家去挨骂……虽是这样我们却还是照玩不误。

        每逢到了夏天的时候,那更是我们不顾一切跑去玩水的时节。那时我和王羽总是背着大人们偷偷溜出去,跑到小河里去“扎猛子”、“学狗刨”。之所以没有王远是因为受王羽老爸的“算命点拨”,说他命中犯水,故而不能去河里游泳甚至都不能到河边去玩。王远老妈对此深信不疑,每天拿着大棍子守着他,严密监视。王远几次“越狱未遂”后便丧失了继续“反抗”的决心,乖乖就范不再反抗,于是乎就只有我和王羽两个人在“秘密行动”进行“反约束斗争”。有人“造反”当然就有人“起兵镇压”,这个“起兵镇压”我们的人就是王羽老爸了。很多次我们光溜溜地在河里“如鱼得水”的“游”得正欢时,王羽老爸就神兵天降般地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双手举着一根大棒子朝我们冲来。虽然他拿着那么长那么粗的棒子,却不舍得打我们一下,只是怒冲冠地大骂着,然后奋不顾身地冲进河里揪着我们的耳朵,把我们揪上岸,衣服都不给我们就要赶我们回家。我们都光溜溜的一丝不挂呢,哪里肯走,于是就蹲在那里赖着不走。他犟不过我们,才又把裤子还给我们穿上,然后押着我们两个光着膀子晒得黝黑的家伙回家,认错去……

        想到这些我们就忍不住摇头大笑。那时我们真是年少无知,大人们越是不准我们做的事,我们却越是好奇的不顾一切的去做,常常是被逮住了教训了可不出三天我们就会再犯,真是所谓的“屡教不改”!

        那条小河其实根本就不适合游泳,因为河水最深处也不过才一米五左右。大人们是担心我们学会了游泳就会去村外的那条大河,因为那里才是真正的危险之地,曾经就有人在那儿游泳而溺水身亡过。

        不过那时的我们后来还就真的觉得小河没什么意思了,便去了大河,可等到真要下水时,我看着那深不见底的碧绿的河水又害怕了,说什么也不敢下去;王羽胆子比我大,不管三七二十一,脱掉衣服一猛子就扎了下去,倒是什么事也没有,还学会了游泳,悠然自得的在水里游来游去。我在岸上羡慕的看着他游,可无论他怎么鼓励、鼓动和激将我,我却始终都珍惜生命,不敢冒险,一次也没有尝试过,所以我一直没学会游泳,不禁惭愧。不过好在有一个跟我“同病相怜”的人——那当然就是王远了,我们俩是周围几个村子里一起长大的那帮男孩中唯一的一对儿不会游泳的“旱鸭子”……

        然而更让我们感到遗憾和痛心的是,这才过了几年的时间,随着我们的慢慢长大,那条小河也跟着变了样。曾经河水充沛、热闹非凡的小河流,如今早已经是泥土堆积、杂草丛生、接近干涸,一派死气沉沉,完全没有了曾经生机勃勃的景象。就连村外的那条大河,也都已经变了样,曾经清澈碧绿的河水没了,变成了浑浊不清的水;河里的鱼也少了;夏天时也很少有人下河游泳了。也是啊!河水都被污染成这样了哪儿还有什么鱼可钓啊,又哪儿还有人敢下河去游泳啊!如今的我们,只能在儿时的记忆里,去回味那些曾经的美好了,这怎能不让人遗憾,又怎能不让人痛心?……

        我们向河里扔了几颗小石子,感叹几句,然后站起身来拍拍屁股走人。因为我们想到,别尽在这儿怀念和感伤了,我们应该到别的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于是我们又爬到附近的一个山坡上,站在山顶去看看远处的风景,去吹吹风……

        村子附近的那些山坡,几乎曾经都遍布着我们活跃的身影,无论是追逐打闹时满山遍野的上窜下跳,还是砍柴放牛时调皮捣蛋的左顾右盼。

        回想起我们那时候砍柴放牛,可真够调皮捣蛋的。我们每次上山砍柴,要么兜里揣着一副扑克牌或者是象棋、军棋之类的,方便在山坡上玩,要么就是直接在地上画一个棋盘,用木棍儿和小石子下五子棋,要么就是干脆找一块草地坐下来或者是躺下来吹牛、睡大觉。每次都是玩到天黑家人开始呼唤我们时,我们才猛然想起还没有干正事——砍柴呢,于是三个人通过“剪刀石头布”或者抓阄来进行分工,趁着天黑潜入别人家林子里砍小树,不出两分钟一人一棵扛着就飞快的跑回去“交差”。有时候实在玩过头了,天太黑找不到“作案目标”,继续待在山上又有些害怕,于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个人经过商议得出“锦囊妙计”,便偷偷摸摸的跑回家去,各自绕到自家柴房里,将原来的柴举起来再摔在地上,故意弄出声响,假装我们砍柴回来了,然后再大摇大摆、自以为天衣无缝地进屋去“报到”。不过我们的这种小把戏偶尔也有被现和揭穿的时候,这时候我们可就要遭殃,加倍惩罚,一天要砍几天的柴,累惨了我们,让我们长长记性……

        那时候我们几家合伙养了一头牛,轮流喂养。刚开始我去放牛时,因为胆小所以我总是将牵牛的绳子死死的拽在手里,生怕牛会跑了,后来闲枯燥和乏味了,我就放牛时拿上一两本书,一边放牛一边看书,不过那牵牛的绳子却依旧牢牢地拽在手里,说什么也不敢撒手。为此那些牛在一边放而人却在另一边玩的伙伴们便纷纷嘲笑我,说我胆小,还说我是个“书呆子”。我胆小是事实,不过他们说我是“书呆子”我可不干了,于是就跟他们理论、争吵了起来。在另一边山坡上砍柴的王远和王羽听到后立即跑来帮我助阵,然后吵着骂着就升级成打架了……这也真是所谓的“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不过我们跟那些家伙吵归吵、打归打,过几天就没事又都和好如初了,因为毕竟,那时的我们都才十一二岁,尚且年幼和不太懂事嘛……

        还有我们去别人家菜园子里“偷菜”——不是真的偷菜,而是纯粹是调皮捣蛋为了好玩。我们偷吃黄瓜从不摘下来,而是直接给它咬掉半截,剩下半截就让其继续生长,然后等下次再来咬掉一截;我们在南瓜上面刻字和刻图案,弄个骷髅头或妖魔鬼什么的,我们做得最绝的就是将南瓜切开一个小口,把泥巴或者牛粪之类的东西塞进去,再将其封上,等过段时间长合了,没有一点儿痕迹,然后我们就尽情的想象和期待着主人家将其采摘回去切开时那“惊喜”的场面,那将是怎样的一幅场景!

        我们还在一些路上学电影电视剧中的八路挖坑设陷阱、埋“地雷”,“地雷”多是牛粪和稀泥,偶尔也有哥几个“现场直播”制造出来的“炸弹”。“地雷”埋好之后,我们就躲在树林里边等着“中大奖”的“小日本兵”前来“踩雷”。我们还在马路上堆石头设“路障”;猫在冷清幽深处向单独过往的路人撒泥沙,故弄玄虚、装神弄鬼的吓唬……

        现在想到这些,我们仍然忍俊不禁,又无限的怀念和感慨。儿时的年少无知、天真无邪和调皮捣蛋,那些青涩却又快乐的美好记忆——我们的童年时代,只是,它们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

        (本章完)


  (https://www.ddbqgtxt.cc/chapter/51950_1881591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t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t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