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水浒有天庭 > 第三六零章 风云起

第三六零章 风云起


“姬昌,到了这里,你就别想再走了!”李陵心中如此说道。

        随后颁发圣旨,说:“北海猖獗,大肆凶顽,生民涂炭,文武莫知所措,朕甚忧心;内无辅弼,外欠协和,特诏尔四大诸侯至朝,共襄国政,戡定祸乱。诏书到日,尔西伯侯姬昌速赴都城,以慰朕绻怀;毋得羁迟,致朕伫望。俟功成之日,进爵加封,广开茅土,谨钦来命,朕不食言,汝其钦哉!特诏。”

        其实就是和蒋介石一样的手段,驱虎吞狼,逐步减弱周的实力,最后到了一定地步,那么他们还不是砧板上的肉?

        不过,这或许是一厢情愿,历史上纣王也“使”过这一招,可是为何最终选择囚禁了他呢?

        看看蒋介石怎么玩的?

        说到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和杂牌部队之分,其实这一直都是蒋介石内心深处最大的痛楚,蒋介石从最开始掌握国家大权开始,就在为消灭杂牌部队“不懈奋斗”。

        从早期的蒋桂战争、中原大战,到驱赶“红军长征”进而扩张势力,驱虎吞狼!

        到抗日、最后桂系、晋系、滇系军阀败亡于解放军手中,到败退台湾前夕,蒋介石才真正上实现了军权的彻底统一!

        这里也有弊端:

        就拿驱赶“红军长征”的驱虎吞狼之计来说吧,东北军,西北军,红军,哪一个玩完委员长都开心。东北军打光一只部队取消一个番号,这很委员长。

        然而张学良有没有爱国情节不提,须知道他本质上还是一个军阀,或是军阀的代表。他的所作所为也是以小团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枪和人是军阀的本钱,有了枪和人才有地盘。

        为什么东北不抵抗?舍不得本钱。一个军阀把枪和人打光了,运气差连当一个平安寓公都不得,所以剿匪剿了几天,损兵则将,又不给补充兵员,心态就变了,就要逼蒋抗日了。

        至于把张杨二人放到闽粤割据,且不说老蒋会不会昏头同意,也得问问两广军阀。上一波驱虎吞狼许了盗墓贼孙一个青海屯垦督办,结果被西北地头蛇四马打光杆司令了。

        友军有难,不动如山。为什么东北不抵抗,为什么部队面对日本人一触即溃?留着枪杆子无论投日投共投汪都是本钱,打光了才是真傻冒。

        所以有了纣王将姬昌囚禁在羑里城七年之久!并没有“放虎归山”拿他做刀到处攻伐!

        那又为什么没有杀了他呢?

        在此之前,纣王已经杀了伯邑考,这可是姬昌的大儿子,难道纣王不担心姬昌怀恨在心,放他归国之后就起兵造反吗?

        但令人奇怪的是,纣王放过了姬昌!

        古语有云,杀子之仇,夺妻之恨,那是不共戴天的!

        有了不共戴天的杀子之仇,纣王依然放过了姬昌!为什么?

        我们看封神演义里原文,奸臣费仲都能看出姬昌外有忠诚,内怀奸诈,难道纣王看不出来吗?

        原文描述:

        费仲奏曰:“姬昌外有忠诚,内怀奸诈,人皆为彼瞒过,不如目禁羑里;似虎投陷穽,鸟困雕笼,虽不杀戮,也磨其锐气。况今东南二路已叛,尚未慑服;今纵姬昌于西岐,是又添一患矣。乞陛下念之。”

        但既然纣王能看出姬昌内怀奸诈,为什么要义无反顾的放他归国呢?

        纣王早已看出姬昌有不臣之心,只是天意弄人!

        在封神演义里,纣王之所以放姬昌归国,是因为费仲尤浑得了西岐万金之礼,所以一味的为姬昌说好话,说姬昌真是忠心耿耿的好人,这就导致纣王发了善心,要放姬昌!

        纣王曰:“二卿所奏既同,毕竟姬昌是个好人。朕欲赦姬昌,二卿意下如何?”

        纣王早就能看出姬昌的不臣之心,为何在这紧要关头会放姬昌归国呢?并给姬昌升官加爵,还假以白旄、黄钺,得专征伐!

        其实,纣王放过姬昌,并不简简单单是因为费仲尤浑替姬昌求情,而是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

        天下大势已经到了那种杀不杀姬昌都无所谓了,杀了姬昌,却很有可能立马把西岐逼反,看东边的姜文焕和南边的鄂顺反了,都是因为他们的父亲被杀,所以他们揭竿而起!

        如果纣王把姬昌杀了,姬发立马会反,但不杀姬昌,西岐暂时性还不会反,让纣王能腾出时间先收拾东边和南边这两路诸侯!

        所以,这时候不杀姬昌才是最好的选择,杀了,那才坏了大事,所以,纣王不会杀姬昌!

        最后纣王追杀姬昌,是因为纣王本来让姬昌夸官三日,但他夸官两日就逃出朝歌,这好像是做贼心虚的逃了一般,纣王能放过他吗?这时的纣王就是有心放姬昌都不行了!

        诚如尤浑为了让纣王放过姬昌时所言!

        假以白旄、黄钺,得专征伐,代劳天子,威镇西岐。况姬昌素有贤名,天下诸侯畏服,使东南两路知之,不战自退。正所谓举一人而不肖老远矣。

        因为姬昌素有贤名,天下诸侯畏服,如果派姬昌去征讨东南两路诸侯,那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所以,纣王放过姬昌,并给他加官进爵!

        姬昌加官进爵,之后肯定要代天子攻伐四方,而姬昌攻打别的诸侯,可都是用西岐自己的兵将,并不是纣王给他的兵将,纣王也不会给他兵将!

        不管西岐攻打哪个诸侯国,都会消耗两者的实力,如此一来,纣王便能坐山观虎斗,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把四方反叛的诸侯给搞定了!但可惜的是后来的姬昌悄悄逃了!

        姬昌吃了儿子的肉做的饼,这是姬昌政治生涯中的污点,而这个污点却在纣王手中掌握着,姬昌敢反,纣王就有办法让他身败名裂,所以,纣王不担心,而姬昌也一直没有反,不像东南两路诸侯,直接就开始攻打纣王!

        “姬昌很像刘备或者岳不群,很重视他的名声!”李陵抓到了他的脉搏。

        可惜,李陵有一群猪队友,与他离心离德,前文已经交代清楚,姬昌最终不仅没杀掉,只在软禁不久之后,给他提前逃走了。

        随后便周开始征伐崇侯虎,说什么“崇虎风残气更袅,剥民膏髓自肥饶……蛊惑圣聪,广兴土本,陷害大臣,荼毒万姓;潜通费、尤,内外交结,把持朝政,朋比为奸,肆行不道,钳制谏官。”

        《封神榜》记载:

        文王曰:“卿言虽是,奈孤与崇侯虎一样爵位,岂有擅自征伐之理?”

        子牙曰:“天下利病,许诸臣直谏无隐。况主公受天子白旄黄钺,得专征伐,原为禁暴除奸。似这等权奸蛊国,内外成党,残虐生命,以白作黑,屠戮忠贤,为国家大愚。大王今发仁政之心,救民於水火,倘天子改恶从善,而效法尧舜之主,大王此功,万年不朽矣。”

        文王闻子牙之言,劝纣王为尧舜,其心甚悦,便曰:“丞相行师,谁为主将,去伐崇侯虎?”子牙曰:“臣愿与大王代劳,以效犬马。”

        文王恐子牙杀伐太重,自思:“我去,还有商量。”

        文王曰:“孤同丞相一往,恐有别端,可以共议。”

        子牙曰:“大王大驾亲征,天下响应。”文王发出白旄黄钺,起人马十万,择吉日发宝纛,以南宫为先行,辛甲为副将,随行有四贤八俊,文王与子牙放炮起行。

        崇侯虎,为崇城国君,今陕西户县,侯爵,名虎。《史记·殷本纪》中,因为崇侯虎在武丁时期对周的征伐与钳制,在西周时期及以后被污名化。

        不过崇侯虎也是商尾大不掉的四大诸侯之一,李陵倒是乐意看他们两虎相争。等两方分出胜负之后,再前往攻伐另一方。

        于是等姬昌打败崇侯虎后,李陵御驾亲征。

        李陵手握封神牌可以召唤众神,然而并不能笑傲江湖,现在的西周手下已经有许多神仙般的大将。

        比如大名鼎鼎的姜子牙:

        姜子牙,亦作姜尚。是东海边之人。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辅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舜、禹时被封在吕,有的被封在申,姓姜。夏、商两代,申、吕有的封给旁支子孙,也有的后代沦为平民,吕尚就是其远代后裔。吕尚本姓姜,因为以其封地之名为姓,所以叫作吕尚。

        吕尚曾经穷困,年老时,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周西伯。西伯在出外狩猎之前,占卜一卦,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

        西伯于是出猎,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太公,与太公谈论后西伯大喜,说:“自从我国先君太公就说:‘定有圣人来周,周会因此兴旺。’说的就是您吧?我们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因此称吕尚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尊为太师。

        有人说,太公博学多闻,曾为商纣做事。商纣无道,太公就离开了。四处游说列国诸侯,未得知遇之君,最终西行归依周西伯。有人说,吕尚乃一处士,隐居海滨。周西伯被囚禁在羑里时,西伯之臣散宜生、闳夭久闻吕尚之名而召请他。

        吕尚也认为“听说西伯贤德,又一贯尊重关心老年人,何不前往?”此三人为了营救西伯,寻找美女奇宝,献给纣王,以赎取西伯。西伯因此得以被释,返回周国。虽然吕尚归周的传说各异,但大旨都认为他是文王武王之师。

        周西伯昌从羑里脱身归国后,暗中和太公策划如何推行德政以推翻商纣政权,其中很多是用兵的权谋和奇计,所以后代谈论用兵之道和周朝的隐秘权术的都尊法太公的基本策略。

        周西伯为正清平,尤其在明断虞、芮二国的国土争讼后,被诗人称道为膺受天命的文王。西伯又讨伐了崇国、密须和犬夷,大规模建设丰邑。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都归心向周,多半是太公谋划筹策的结果。

        文王死后,武王即位。九年,武王想继续完成文王的大业,东征商纣察看诸侯是否云集响应。

        军队出师之际,被尊称为“师尚父”的吕尚左手拄持黄钺,右手握秉白旄誓师,说:“苍兕苍兕,统领众兵,集结船只,迟者斩首。”于是兵至盟津。各国诸侯不召自来有八百之多。诸侯都说:“可以征伐商纣了。”

        武王说:“还不行。”班师而还,与太公同写了《太誓》。

        又过二年,商纣杀死王子比干,囚禁了箕子。武王又将征伐商纣,占卜一卦,龟兆显示不吉利,风雨突至。群臣恐惧,只有太公强劝武王进军,武王于是出兵。十一年正月甲子日,在牧野誓师,进伐商纣。

        商纣军队彻底崩溃。商纣回身逃跑,登上鹿台,于是被追杀。第二天,武王立于社坛之上,群臣手捧明水,卫康叔封铺好彩席,师尚父牵来祭祀之牲,史佚按照策书祈祷,向神祇禀告讨伐罪恶商纣之事。

        散发商纣积聚在鹿台的钱币,发放商纣屯积在钜桥的粮食,用以赈济贫民。培筑加高比干之墓,释放被囚禁的箕子。把象征天下最高权力的九鼎迁往周国,修治周朝政务,与天下之人共同开始创造新时代。上述诸事多半是采用师尚父的谋议。

        此时武王已平定商纣,成为天下之王,就把齐国营丘封赏给师尚父。师尚父东去自己的封国,边行边住,速度很慢。

        客舍中的人说他:“我听说时机难得而易失。这位客人睡得这样安逸,恐怕不是去封国就任的吧。”太公听了此言,连夜穿衣上路,黎明就到达齐国。

        正遇莱侯带兵来攻,想与太公争夺营丘。营丘毗邻莱国。莱人是夷族,趁商纣之乱而周朝刚刚安定,无力平定远方,因此和太公争夺国土。太公死时一百余岁,其子丁公吕伋继位。

        姜子牙一生坎坷多磨而又轰轰烈烈、神秘莫测。纵观太公一生的建树,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其中尤以军事为最,所以太史公言“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称得上兵家之鼻祖,军事之渊薮。

        姜子牙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是中国文艺舞台上一位“高、大、全”的形象,还是中国神坛上一位居众神之上的神主。

        作为宗教的神仙,他是武神、智神,被奉为“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护佑神灵。周朝从古公亶父起,就盼望能得到一个圣人,一位武能安邦、文能治国的贤才,来辅助周国实现灭殷兴周的任务,所以称太公为“太公望”,到武王执政时,又以“师尚父”相称,尊宠权贵无以复加。

        文王所命太公为“太师”,是西周王朝“三公”中的最高长官,既主军,也问政。时有“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之言,足见太公在周朝中的地位之重。

        姜子牙半生寒微,择主不遇,飘游不定,但他能动心忍性,观察风云,等待时机,终遇明主,辅佐姬昌,修德振武,以求兴周。周武王伐纣,太公为军师,牧野大战,灭商盛周,立了首功。周初分封,姜子牙被封为齐国君主,他治国有方,创建了泱泱大国,遗风犹存,累世相续,为后来的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础。

        这个可由申公豹对付。申公豹可是与姜子牙同拜于元始天尊门下,但申公豹为姜子牙的师弟,一生与姜子牙为夙敌,法力一般,但口才好。申公豹无视纣王的暴虐,全力保护纣王与姜子牙为敌。

        申公豹,为章回小说《封神演义》里的人物;其特异处,是两只脚往前走,眼睛却朝后看。小时候见到这种描写,颇想一试,于是拼命把头扭往一侧,走了没几步,却头晕眼花,还险些撞在别人身上,才知道那实非人之所能。

        若干年后,一次在寺院里瞻仰巨大的千手千眼佛,忽然又想起申公豹,觉得两者隐隐焉有些相通,只不过千手千眼佛像把它表达得更充分更明显了,那就是突破“正常”视点对人的束缚。

        我们大致可以明白申公豹与姜子牙冤仇的来由。请看:

        子牙捧定“封神榜”,往前行至麒麟崖,才驾土遁,脑后有人叫:“姜子牙!”

        子牙曰:“当真有人叫。不可应他。”后边又叫:“子牙公!”也不应。又叫:“姜丞相!”也不应。

        连声叫三五次,见子牙不应,那人大叫曰:“姜尚,你忒薄情而忘旧也!你今就做丞相,位极人臣,独不思在玉虚宫与你学道四十年,今日连呼你数次,应也不应!”

        子牙听得如此言语,只得回头看时,见一道人。怎见得,有诗为证:

        头上青巾一字飘,迎风大袖衬轻绡。

        麻鞋足下生去雾,宝剑光华透九霄。

        葫芦里面长生术,胸内玄机隐六韬。

        跨虎登山随地是,三山五岳任逍遥。

        话说子牙一看,原来是师弟申公豹。

        子牙曰:“兄弟,吾不知是你叫我。我只因师尊分付,但有人叫我,切不可应他。我故此不曾答应。得罪了!”

        申公豹问曰:“师兄手里拿着是甚么东西”

        子牙曰:“是‘封神榜’。”

        公豹曰:“那里去?”子牙道:“往西岐造封神台,上面张挂。”

        申公豹曰:“师兄,你如今保那个?”

        子牙笑曰:“贤弟,你说混话!我在西岐,身居相位,文王托孤,我立武王,三分天下,周土已得二分,八百诸侯,悦而归周,吾今保武王,灭纣王,正应上天垂象。岂不知凤鸣岐山,兆应真命之主。今武王德配尧、舜,仁合天心;况成汤旺气黯然,此一传而尽。贤弟反问,却是为何?”

        申公豹曰:“你说成汤旺气已尽,我如今下山,保成汤,扶纣王。子牙,你要扶周,我和你掣肘。”

        比如哪吒:

        他是殷商末年陈塘关总兵李靖的第三个儿子,金咤、木咤的弟弟,是灵珠子投胎。母亲殷夫人怀孕三年六个月,生下一个肉球。

        李靖以为是妖怪,就用剑劈开,里面的婴儿正是哪吒。后来仙人太乙真人登门道贺,收他为徒,取名“哪吒”。

        一次哪吒在东海玩水,和东海龙王的三子敖丙起冲突,不但将其打死,还抽他的龙筋做为腰带要送给李靖。

        东海龙王到天宫上本,又在宝德门遭到他的痛打,还被他抓下四、五十片鳞甲,鲜血淋漓,狼狈不堪。

        闯下这“灭门绝户”的大祸,他毫不在意,还轻描淡写地说是由于“一时性急”。

        当四海龙王敖广、敖钦、敖闰、敖顺联名奏准玉帝来拿李靖夫妇问罪时,哪吒说:“‘一人行事一人当’,我打死敖丙、李艮,我当偿命,岂有子连累父母之理!”

        为了不累双亲,他断臂剖腹,剜肠剔骨,还于父母。他的孝道感动了龙王,李靖夫妇亦因此得赦。

        龙王到陈塘关兴师问罪,为了不连累父母,哪吒三太子割肉还母、剔骨还父,当场自戕。但李靖却总不能谅解,对他的魂魄继续进行无理逼迫,这使哪吒无法容忍。

        而后,哪吒三太子在被其父李靖阻挠,复活不成的情形之下,太乙真人用莲花莲藕给哪吒造了一个新的肉体。

        重生后的哪吒助姜子牙讨伐纣王。凭著高强的武功和法宝(风火轮、乾坤圈、混天绫)多次立下奇功。更因为其是莲花的化身而对感染人类的病毒能够免疫。

        他们还有战神杨戬呢!

        杨戬于封神演义四十回斗魔家四将时出场,扇云冠,水合服,腰束丝绦,脚登麻鞋,一副道士打扮,拜见一番便请姜子牙把免战牌摘了,“若不见战,焉能随机应变?”说得极度自信却不显半分骄狂,实是千年不遇的一个人物。

        初战凭变化奇功灭杀花狐貂,杨戬曰:“你我道门徒弟,各有玄妙不同,快开门。我有要事,报与师叔。”不居功不傲、并不做半点吹嘘,为同僚留足颜面。

        杨戬不单是个谦卑之人,还是个良善之人,杨戬战周信的时候,心内担忧的是城中百姓恐遭屠戮,便速战速决,用哮天犬解决了周信。

        杨戬去火云洞求药时,伏羲曰:“此疾名为痘疹,乃是传染之病;若少救迟,俱是死症。”

        杨戬又启曰:“倘此疾日后传染人间,将何药能治?乞赐指示。”

        神农曰:“你随我出洞至紫云崖来。”

        杨戬随了神农来至崖前,寻了一遍,神农拔一草递与杨戬:“你往人间,传与后世,此药能救痘疹之患也。”杨戬心系百姓,怀着大仁大义。

        杨戬对待师门朋友是春风般温暖,对待敌人时是秋风扫落叶,比如哪吒、雷震子等人都被化血神刀所伤,杨戬为救人不惜以自身试毒刀,此行非大义大勇之辈岂能为之?

        其后再变化成余化的模样去他老师余元处骗得解药,而对待敌人杨戬则是心狠手辣,杀伐决断,张奎渑池一战,杀张奎之母以乱其心,效果甚佳。

        硬挨蛟龙双鞭和邓婵玉的石头,表现出物理免疫的能力,像翻天印这样的大法宝,打杨戬时,也是迎风变化,打不下马来。能通过借物代形,免疫束缚系法宝。病毒系法术免疫。变化术还可以根据敌人弱点随意变化轻松制胜(收服梅山七怪对付妖精时屡试不爽。)

        杨戬作为中国神话中出场最多的武将之一,在封神演义中败过的次数极度有限,是被三霄娘娘用混元金斗捉入天河阵,要知道文殊、普贤、慈航等十二真人都被拿住,最后是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出面才摆平。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杨戬是压粮官,也基本上是一个力挽狂澜的人,屡屡在危难之中独撑大局,瘟神吕岳把西岐全城人都放倒的时候,杨戬镇静异常用撒豆成兵之术吓退了郑伦。

        被姜子牙评为“智勇双全,功高千古!”

        战神杨戬啊!

        其实杨戬在这里还不是最厉害的,前五则是:

        TOP5元始天尊

        混沌未开之时,元始天尊曾以盘古巨身开天辟地。《历代神仙通鉴》称元始天尊为“操纵天界之祖”。

        在太元(即世界)诞生之前便已存在,所以敬称他为元始。在无量劫数降临之时,用奥妙的天道来教化众生,故而敬称他为天尊。是道教最高尊神三清榜首位尊神。

        作为三清最尊,他的位置尽管极高,呈现的时间却比较晚,至少晚于太上老君,大约因为这个原因,封神演义也不好给他个开挂的才能,只能委冤枉屈排个第五名。

        TOP4接引道人

        作为西方偏远之地的第一仙,接引的法力和道家教主相比,当在伯仲之间。诛仙阵上,接引应对通天教主的拂尘挥洒,元始天尊却拿着七宝如意乱打,似乎稍胜一分。

        TOP3老子

        老子和元始天尊,都是阐教领袖,元始天尊处处师兄长,师兄短。阐教弟子们口中也称老子为“教主”,“大老爷”,其地位显然尊于元始天尊。诛仙阵上,元始天尊闯入阵中,只得全身而退,却没有老子一气化三清那般潇洒,可见元始毕竟不及老子。

        TOP2通天教主

        诛仙阵上,老子先进阵探虚实,一气化三清,三个虚像分身加自己围住通天教主,给了通天教主一个下马威,打了通天教主几拐杖,似乎老子法术过人。

        其实不然,通天教主同时与老子+三清共四个敌人对阵,好一段时间才落下风,实力可见一斑,而虚像不能伤人,老子只打得通天几下,通天势必明了其中究竟,其后胜负难说。而且后面的事实是,老子、元始、接引、准提四人围攻通天教主一人。通天教主奋起神勇,以一敌四,后来被打,也得以脱身。两大战役,二位师兄都要请来西方的接引、准提二位顶级高手来助阵了。因此,通天教主排名第二。

        TOP1鸿钧道人

        鸿钧道人作为天下道术的祖师爷,排名第一无可争议,大家都知道他的三个弟子(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创立三教,尊为教主,那么鸿钧道人可谓桃李满天下。

        鉴于一代不如一代的规律,鸿钧的实力可想而知。除了会教徒弟,他本人也是无上大道,不参与世间因果,不偏袒任何事物,万物与他不过鸿毛,除道之一字之外都不足以形容他。

        所以,他排在第一是绝对的当之无愧!

        这不能不说是精致的放弃,他从学术的喧嚣中,看到了神学的超然宁静,悟觉出世事实质就是一场无谓的纷争,能安顿自己身心的地方太无懈可击了:生存是一种恬宁,寂寞是一种超脱,甚至连痛苦都是一种完美,生死都缔造着一种和谐,这与学术界无休止的争执无疑是巨大的反差。

        当然,人类文明进步过程,永远都在束缚——解脱——再束缚——再解脱的大规律中循环,各人对事物认识的不同,自身固有的缺陷,智慧发达程度的不均等自然条件,都阻碍着对某种处世哲学的准确把握。

        从人性的本源讲,无论进入何种境界,都未必是终极的解脱、完美的宁静,尤其像牛顿、史怀哲这样拥有大智慧的人。人类所有的生存状态都可以在思维方式中找到源头,思维每前进一步,境界就更完美一步,无论结果是找到了永恒、找到了坦然、找到了解脱,都能让人的精神世界显现出多彩的斑斓,而斑斓中最耀眼的部分是最值得我们去守护的——宁静。

        《封神演义》中神仙道人无数,那在这么多的神仙里,封神榜神仙实力排名就真的很难分清,更难说清谁才是名副其实的神榜榜首,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说的就是如此!

        不过,就一般而言在《封神演义》中,除去鸿钧之外,最强的是五教主,其次是十二金仙和多宝道人、孔宣、赵公明等。但是有一个人,好像一个另类的存在,他就是散仙陆压。

        陆压是个神秘人物,此人岛屿洞府,也没有来历,自称非仙非圣一闲人。在燃灯败对赵公明无一筹莫展时出现,阐教、截教都不认识他,虽然也被混元金斗扣住,却能自行逃脱。

        战孔宣时虽然没讨到便宜,但能化长虹全身而退,关键是:两次失手的原因都时因为没有能及时祭出他的顶级法宝:斩仙飞刀!很多人认为他实力在教主之下就是因为这两场战役。

        很多人认为他的实力应该在十二上仙之上,这一点是勿容置疑的,同样很多人认为他的实力在五教主。有句话叫做“先有鸿钧后有天,陆压道君还在前。”

        这里就要讲到封神演义里关于法宝的描述。据我所知,在那个时候,法宝的好坏绝对决定了实力的高低。有赤精子,广成子两人为证。他们两人身为阐教十二真仙,在将阴阳镜,翻天印传给其弟子后,与弟子相斗时落荒而逃。而恰恰陆压道人的封神斩将飞刀在那个时候还没有其他法宝能克制。其实力可见一斑。

        网上很多人都说陆压是鸿钧的小师弟,是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的小师叔。其实这是没有道理的,万仙阵列阵的时候陆压是和十二上仙站在一块的,如果陆压真的是他们师叔的话,又怎么会这样站队呢?况且老子和元始天尊是什么人物?又怎会认不出来呢?

        所以说陆压其实就是一个来无踪去无影的人物,既没有交代前因,也没有交代后果,总是关键时刻帮助姜子牙,帮完就走。是个神龙不见首也不见尾的人!


  (https://www.ddbiqutxt.com/chapter/52707_17005596.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iqutxt.com。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iqu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