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神州江山志 > 第七十一章 敦煌之盟

第七十一章 敦煌之盟


七月悄然来临,纵使一向是避暑胜地的西凉也免不了燥热起来。

        而比这天气更让人烦心的,是敦煌城外剑拔弩张的战事,不论是西凉还是北蒙,都在盼望着结束的那一天。

      西凉接连攻城了数日,但是北蒙显然不是泛泛之辈,虽然被逼得只能缩在城里,但是在扎和跟松赞的号召下十几万北蒙将士寸土不让,场面一度看起来像极了刚刚结束的张掖之战,只不过攻守双方换了角色罢了。

        但是这一日天空万里无云,直到下午敦煌城外依旧是风平浪静,除了高高挂起的太阳如前几日一样照耀,一切都是不同寻常。

        当初水攻长城时北蒙也这样迷惑过西凉军,所以此刻即使眼前空无一人扎和也不敢让大军松懈一分,有了西凉的前车之鉴北蒙只觉得现在是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让城墙上的北蒙士兵瞬间打起了精神,拉满了手中的弓箭等待着放箭的那一刻,只不过眼前的场景却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来的不是西凉的大军,而是只有三人三骑奔驰而来。

扎和同样站在城墙之上远远凝视着前来的三人,他一眼就认出是宇文朔,赵子良和敖凡,微微皱了皱眉对于这样突如其来的到访扎和也是一脸疑惑。

敖凡三人越来越近,顷刻间就已经来到城墙之下,北蒙将士刚要放箭却被扎和抬手制止,他看着城下三人问道:“怎么,梁王这是按捺不住打算学一学我当日孤身冒险的做法吗”?

宇文朔对于扎和的挑衅置之一笑不予理会,只是昂首挺胸平淡地对扎和说道:“这敦煌城本就是我大渊的城池,本王来便来何谈犯险,倒是可汗你们鸠占鹊巢,连日来被我军围城如今想必已经筋疲力尽,到底险在何方可汗应该清楚”。

扎和的话看似平淡如水,却下意识宣示着敦煌城的主权并且警告着扎和如今西凉掌握着战争主动权的事实,这让扎和听了脸色瞬间难看了起来,但他知道宇文朔说的却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既如此,梁王何不带你大军前来试试,看看这敦煌城还认不认你这个主人”扎和冷哼一声傲然道。

“这就是我为何而来了,本王今日来并非想和可汗拼一拼口舌之快,而是有重要事情跟可汗商议,而这关乎这天下百万苍生的命运,说完之后可汗自己决定是否还是现在的意思”宇文朔继续说着,眼睛与扎和牢牢对视着,两名年轻的领袖此刻在这里展开了气势与胆量的交锋。

“梁王的意思是,要与我谈判吗”?

“正是”!

扎和看着城下一脸阳刚之气的宇文朔,身边是白马长枪的赵子良和气宇轩昂的敖凡,正是这三个人的阻挠才让自己在张掖功亏一篑,换做从前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射杀三人,但如今愈发成熟稳重的扎和却陷入沉思,他只是觉得好笑,偏偏是这三人提出了谈判。

“你们南朝人总是说远来是客,还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说来说去我今天也得让你们进来了,那咱们就谈一谈,来人,开城门”!

扎和生的浓眉大眼,一双眼睛配上鹰钩一样的鼻子本就霸气十足,此刻望着城下睁大了双眼,微微蹙起眉头越发显得凌厉,若非定力十足的人被他盯着只怕不一会气势就败了下来。

好在宇文朔三人同样都不是俯首称臣的人,平淡的对视过扎和的眼睛都就昂首挺胸骑马走进了敦煌城,这座连日来都无法攻破的城门就这样迎接着自己的“客人”。

三人走进这座熟悉的敦煌城,映入眼帘的景象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这里的一砖一瓦,每家每户都毫无改变,甚至还有不少敦煌居民侧立两旁热泪盈眶地看着三人,显然是以为西凉军前来了;陌生地就是这里还有无数北蒙的士兵虎视眈眈着,到处都是杀气腾腾的目光,尤其是看到白马银枪的赵子良时,北蒙士兵眼中那又惊又俱的眼神简直是溢于言表,仿佛看到了魔鬼一般。

“看来张易说的没错,北蒙虽然攻城拔寨但是却没有烧杀抢掠,的确不是传闻中的残暴无礼”敖凡轻声对着宇文朔说着,这样的场景更加印证了三人对于谈判的决心,立刻马不停蹄向前走去。

约莫片刻以后,三人来到一座宏伟的建筑前,这是敦煌曾经的太守府,也是如今北蒙的中军大帐,扎和已经在里面恭候多时了。

两名北蒙士兵长得是人高马大,此时却颤颤巍巍地走到三人面前,对着看起来细皮嫩肉的赵子良道:“嗯...面见可汗...不可以带兵器”。

赵子良看着得比自己高半个头的两人一阵好笑,顽皮地装作生气瞪了一眼二人,那两名士兵立刻紧张地向后退去,这段时间以来赵子良战场杀神的名号不胫而走,连他自己都听说了。

“小良别闹了,咱们既然来谈判,自然是以和为贵的”敖凡笑了笑对赵子良说,说完便率先把断剑玄黄交给了对方,他自然清楚今天的谈判是以和为贵,但是敖凡也留有后手,即使交出玄黄但是有御剑诀在只要自己愿意,玄黄便可以立刻回到自己手上。

“咱们进去吧,别让人等久了”宇文朔说完率先向前走去,等待他的是一切未知的未来。

————————————————————————

敦煌作为河西四郡之首,不论是城市规模还是人口数量都远超其他三郡,所以这座敦煌太守府也显得气派许多,门口的石狮庄严肃穆,府内设有东西两座大厅,一座状若游龙的假山陈列其中,此刻三人正朝着最大的东厅走去,那也是当初敦煌城议事的地方,曾经的敦煌太守李进忠也是在誓死不降,为了掩护大部队撤离英勇牺牲的。

前后不过百余步的距离,宇文朔和敖凡却觉得足有万丈,这座太守府他们也曾经待过,却在无奈中被舍弃,不论如何这里毕竟还是渊朝的土地,此时却有些可笑的沦为客人,若非为了心中大义,饶是三人定力十足也不会如此放下尊严。

推开那道桃木雕花云纹的房门,映入眼帘的是满堂而坐的北蒙将领,眼光掠过一个个凶神恶煞地壮汉最终落在的是高高在上的那个年轻人,如同城墙之上一般,鹰视狼顾地看着三人。

三人对视一眼,毫不犹豫地大步走上前,扎和看了一眼示意为三人赐座,正好坐在了大厅中央,宛如瓮中之鳖。

“梁王说要与我议事,是什么事啊”扎和率先开口问道。

“可汗觉得如今这仗胜算几何”?

扎和盯着宇文朔,对于这样的问题让他一时语塞,瞥了眼一旁那个空出的位子,松赞依旧在养伤并没有出席今天的会议。

“那梁王觉得胜算又有多少,这番来莫不是想要羞辱我北蒙”?

扎和一语道出,北蒙那一个个五大三粗的将领瞬间不淡定起来,咋咋唬唬就作势要冲上去砍了宇文朔似的,好在扎和还在他们并没有什么过激的动作。

宇文朔并没有回避扎和犀利的眼神而是主动迎上去回道:“依我所见,胜负大概七三之间,大渊七分,北蒙三分,若是松赞可汗伤势过重,恐怕北蒙之胜算不过两成”!

宇文朔的话更是让北蒙炸开了锅,一个年轻力壮与扎和有几分相像的年轻将领腾的一下站起来喝道:“好大胆子的南蛮子,都到我们地盘了还撒野,大汉,让我这就宰了他吧”!

扎和看了一眼说话的人,正是自己的弟弟托雷,他很清楚弟弟的为人定然受不了宇文朔的话不过扎和只是摇了摇头并没有示意什么,北蒙将领看扎和的样子也渐渐平息了下来。

“梁王宇文朔,我听别人说起你文武双全,有雄才大略,之前我不以为然,现在我有点相信了,至少我很佩服你的胆量敢到这里来这么说话,从这一点说,我跟你倒是很像,所以,如果换作你是我,你现在该怎么做怎么回答呢”?

“若我是可汗,我会与大渊讲和,缔结同盟相安无事”!

一阵鸦雀无声后,扎和突然笑了起来,玩味地看了看宇文朔道:“你是觉得耍我很有意思是吗,你都有八分胜算赢了还要来劝我讲和,你还不如直接说要我俯首称臣来的痛快,只是可惜,我北蒙只有战死的勇士,绝不会再做卑微的奴仆,请回吧”!

扎和言辞激烈,顿时引起满堂北蒙将领的共鸣,托雷更是凶恶地看着三人作势就要拔刀而起,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声声铿锵有力的刀剑出鞘的声音传出,屋外也顿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显然扎和早就在这里埋下了重兵。

敖凡和赵子良见状二话不说分别站立在宇文朔左右,敖凡心中一动默念口诀,只见一声急促的破空声传来,一道惊鸿闪过让众人发出一声惊呼,断剑“玄黄”竟然凌空飘动飞了过来,凌厉的剑气将厚重的木门一分为二,露出屋外密密麻麻的北蒙士兵。

赵子良则是稳稳扎下马步,即便长枪不在依旧攥紧拳头,而他在战场上勇猛的表现更是震慑了几名刚想上前的北蒙将领,包括刚刚还气势汹汹的托雷。

宇文朔缓缓站立,看了眼四周轻轻拍了拍敖凡和赵子良道:“没事都坐下吧,扎和可汗是在给我们展示北蒙的待客之道呢,是吧”。

敖凡和赵子良看着宇文朔点了点头慢慢坐下,反而让北蒙众人陷入了尴尬的局面,纷纷望向了扎和。

扎和明白宇文朔是在提点自己不论如何如果此时动手必定是犯了天下大忌,更是会留下千古骂名,不由一笑,反正他原本就只是想要吓唬一下三人来看看三个人的定力和胆量的,此刻也终于看出来,宇文朔等人不仅立场坚定,而且摆明了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听到没有,都坐下吧”扎和挥了挥手让将士们都坐了下来。

“言归正传,可汗我这次来,是诚心想要劝两国盟好的,而且我说的胜算可汗想来也清楚,虽然北蒙现在占据敦煌易守难攻,但是真的能一直守下去吗,待到天气转凉秋收之时,我中原大地粮食源源不断,可北蒙呢?想来可汗不是不清楚其中利害吧,罢兵议和是北蒙唯一的出路”宇文朔语重心长地说着。

扎和沉思着继续道:“那为何你不直接等到那时攻下敦煌城呢,那时你不就是你们南朝的英雄了吗”?

宇文朔沉默了一下长叹一声道:“英雄二字我愧不敢当,即使对比可汗我也逊色不少,你我年纪相仿可汗已然一统草原挥师南下,兵锋所致就连二百年不败的西凉铁骑也不得不避让,而我却不过纸上谈兵而已”。

宇文朔说完看了眼扎和继续道:“但是即便如此,我大渊并不缺少英雄之人,杜汶泽将军舍生取义,李进忠太守誓死不降,郭裕老先生慷慨赴死,郭禾挺身而出,赵信老将军老骥伏枥,还有我身后几十万悍不畏死的西凉将士以及团结一心的百姓,是这些舍小家为大家的人才有了今天的局面,他们才是英雄,这些英雄为了天下苍生付出一切我岂能袖手旁观,即使我能拿下敦煌城可是日复一日又会有多少人牺牲,又会有多少家庭支离破碎,多少百姓无家可归,我渊朝有句古语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仗不论谁输谁赢,对百姓对天下苍生都是浩劫,我想这些日子北蒙的百姓也不好受吧,将士们也都很想家吧”?

宇文朔的一番话顿时让北蒙众人目瞪口呆,他们没想到宇文朔竟然会为了北蒙考虑,而最后的那句话更是戳中了许多北蒙将士的内心,已经有人低头叹息甚至流出泪来,宇文朔说的没错,这场仗让本就不怎么富裕的北蒙拼上了一切,身后千里外的大草原不知有多少人在翘首以待着他们的回去,可又有多少人已经永远回不去了。

扎和心中五味杂陈想着:“师父说南朝人的路我们还有很远才能走到,说的就是民生二字吧,论兵力论军力北蒙已经可以和渊朝分庭抗礼,可是北蒙没有中原王朝上千年的积淀,也就没有能够生生不息的资本,百姓啊,看似微不足道的两个字,却是国之根本啊”。

“梁王之言,本汗先谢过了,只是渊朝和北蒙积怨已久,这盟约梁王真觉得能定吗?”扎和继续开口道:“要知道,当初可是你们的太祖和国教联合起来灭了我王庭,更是二百年来压迫分裂着我们,我该怎么才能相信你的诚意呢”?

“昔日太祖皇帝北征那是因为北蒙侵犯在先,为了保天下安宁才不得不那样,可如今已然不同,中原早已安定,而我也看得出来可汗一统北蒙是为了让子民生活安定繁荣并非想要大动干戈,所以归根结底我们心愿是一样的,过往之事咱们不如就此作罢,北蒙和大渊从此以后互为同盟绝不侵犯”宇文朔慷慨激昂地说道:“这是我朝天子亲笔手书的结盟信,只要可汗愿意退兵返回北蒙,从此以后渊朝和北蒙将在河西走廊互通商贸并且为北蒙免去十年关税,而且只要可汗愿意,大渊将会派精良工匠和学士入驻北蒙帮助可汗稳固朝纲,还有祁连山北麓地带都可以划给北蒙进行耕种畜牧以休养生息,而且为了表达诚意,陛下更是愿意与北蒙缔结姻缘,将我朝长公主嫁给可汗,可汗现在觉得如何”?

当宇文朔的那封金边帛书呈上,待到宇文朔言必,不论是扎和还是两旁将领都陷入了沉思,渊朝的态度可以说十分诚恳了,扎和很清楚这对北蒙和他都是很好的机会,北蒙的缺点就在于没有稳定的商贸来源和粮食来源,更没有那么多文人志士来传播教导民众,也没有能工巧匠修渠修路,这渊朝可是一下子解决了北蒙所有的后顾之忧,若真可以实现,那北蒙再也不用每到秋冬之际只能靠南下掠夺为生了。

“难道你们就不怕我以后突然反悔,养虎为患吗”扎和问出心中的问题。

“若真是那样,我大渊还会如今日这样奋力抵抗的”!

扎和看着宇文朔终于笑了出来道:“这样的条件我甚至没发拒绝,可你还是可以告诉我,真正的条件是什么”?

宇文朔三人一怔,没想到这个看似张狂的北蒙统领心思如此细腻,宇文朔苦笑一声:“可汗果然洞察人心啊,确实还有一事相求,只是希望可汗能和我单独谈谈”。

“大汗,小心有诈”托雷赶忙道。

“行,我答应你,你们都出去吧”扎和想了想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宇文朔,宇文朔也示意敖凡和赵子良去屋外等着。

片刻后空荡荡的大厅里就只有宇文朔和扎和二人,宇文朔终于开口道:“最后的条件就是希望可汗能够手书一封书信,告知我朝那个一直卖主求荣之人”。

扎和愣了一下道:“那人想来你们都猜到了吧,可是他毕竟对我有过帮助,梁王让我这样出卖朋友不太好吧”。

“朋友?可汗不是不明白那人只是想趁乱做大,将北蒙和西凉当作他的棋局,置两国百姓于无物吧”。

“可是举发他与我有什么好处呢”?

宇文朔看着扎和笑了笑:“举发他,这一切盟约不仅现在有效,将来也会有效,你我二人互为盟友仅此而已”!

————————————————————

景龙十三年七月初三,一道军情消息传遍天下,耗时数月的河西之战落下帷幕,争斗二百多年的大渊和北蒙头一次议和结盟,史称“敦煌之盟”!


  (https://www.ddbiqutxt.com/chapter/731_74855715.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iqutxt.com。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iqutxt.com